华龙网5月19日18时30分讯(何婷)国际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培养创新应用型翻译人才?专业课程如何?教师专业能力如何提升? 19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2018年工作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翻译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在重庆圣荷酒店举行,来自全国百余所翻译本科院校的专家学者齐聚重庆,针对课程、教师能力发展、人才培养等问题共话发展。 当今,翻译专业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和文化对播翻译服务人才,国内外语言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对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办翻译专业,还是办英语专业?培养翻译专业人才,还是培养翻译产业人才?英语教师如何翻译师资?如何转型?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有何不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立非从经济和文化对播角度切入,指出翻译专业发展进入新时代;从大数据的角度剖析新时代翻译专业面临的语言服务,印证翻译人才就业面宽广。他提出,应面向产业和行业培养翻译人才,以语言能力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翻译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技术能力。对此,王立非教授提出了5条:增设专业特色方向;增设语言服务方向;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加大师资转型升级;加强翻译产业研究。 会上,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组长仲伟合从宏观层面,总结了我国翻译专业教育成就,提出翻译专业教育进入本地化发展阶段的;指出我国翻译专业教育存在的八大问题,对我国翻译专业教育未来发展提出五点思,即人才培养是中心、科学技术要辅助、专业特色是关键、国际交流是保障、服务国家是目的,并对国标背景下我国翻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和翻译专业课程建设给出具体。 新的翻译专业“国标”是高校翻译专业发展的“指”,根据新“国标”的总体要求,各地方院校“校标”又该如何落实呢? 师范大学教授李正栓围绕国标制定背景,对校标制定的必要性、原则和基本要求展开论述,他提出,校标制定应该遵循“专业设置区域原则;学校定位贴近原则;专业特色突出原则”等3大原则,此外,针对基于课程建设要求、实践环节要求、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展开阐述,各校制定校标要量化各项指标,体现本专业、本校特色,打造多领域通用型的翻译人才。 四川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胡安江则从翻译专业区分度、课程设计、职业前景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关于翻译人才培养的思考。他认为,翻译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翻译职业能力素养的培养,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与翻译行业、翻译技术、翻译、翻译流通、翻译出版等结合起来,并开设特色课程,此外,还应要求学生与MTI专业学位研究生类似的翻译实践量和口译工作小时,并对学生参加各种语言服务进行,设立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和学术交流。 高等教育出版社贾巍巍主任作“全国翻译专业八级考试项目汇报”,他介绍了翻译专业八级考试项目背景、年度进度、考试实施和后续计划,对口译和笔译考试内容给予了解读。该考试经过数年研发、两年试测,预计将于本年度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 “在内陆的过程中,外语院校应该有所作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明国辉介绍道,翻译人才的培养重在应用型平台的建设,近年来,四川外国语大学按照国家和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了国际战略研究院、当代国际话语体系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院、重庆教育研究中心等应用型研究平台,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取得了较好成效。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国标为纲、校标为本、质量为先”,针对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的相关核心议题设置四个分论坛,分别是“学校翻译专业质量标准制定”、“院系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翻译专业课程建设”、“翻译专业实习建设”。 下午,来自、、上海、广东等全国翻译院校负责人,围绕四个分论坛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深度分享与交流了各自所在院系翻译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经验和存在问题。 华龙网5月19日18时30分讯(何婷)国际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培养创新应用型翻译人才?专业课程如何?教师专业能力如何提升? 19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2018年工作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翻译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在重庆圣荷酒店举行,来自全国百余所翻译本科院校的专家学者齐聚重庆,针对课程、教师能力发展、人才培养等问题共话发展。 当今,翻译专业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和文化对播翻译服务人才,国内外语言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对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办翻译专业,还是办英语专业?培养翻译专业人才,还是培养翻译产业人才?英语教师如何翻译师资?如何转型?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有何不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立非从经济和文化对播角度切入,指出翻译专业发展进入新时代;从大数据的角度剖析新时代翻译专业面临的语言服务,印证翻译人才就业面宽广。他提出,应面向产业和行业培养翻译人才,以语言能力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翻译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技术能力。对此,王立非教授提出了5条:增设专业特色方向;增设语言服务方向;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加大师资转型升级;加强翻译产业研究。 会上,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组长仲伟合从宏观层面,总结了我国翻译专业教育成就,提出翻译专业教育进入本地化发展阶段的;指出我国翻译专业教育存在的八大问题,对我国翻译专业教育未来发展提出五点思,即人才培养是中心、科学技术要辅助、专业特色是关键、国际交流是保障、服务国家是目的,并对国标背景下我国翻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和翻译专业课程建设给出具体。 新的翻译专业“国标”是高校翻译专业发展的“指”,根据新“国标”的总体要求,各地方院校“校标”又该如何落实呢? 师范大学教授李正栓围绕国标制定背景,对校标制定的必要性、原则和基本要求展开论述,他提出,校标制定应该遵循“专业设置区域原则;学校定位贴近原则;专业特色突出原则”等3大原则,此外,针对基于课程建设要求、实践环节要求、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展开阐述,各校制定校标要量化各项指标,体现本专业、本校特色,打造多领域通用型的翻译人才。 四川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胡安江则从翻译专业区分度、课程设计、职业前景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关于翻译人才培养的思考。他认为,翻译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翻译职业能力素养的培养,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与翻译行业、翻译技术、翻译、翻译流通、翻译出版等结合起来,并开设特色课程,此外,还应要求学生与MTI专业学位研究生类似的翻译实践量和口译工作小时,并对学生参加各种语言服务进行,设立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和学术交流。 高等教育出版社贾巍巍主任作“全国翻译专业八级考试项目汇报”,他介绍了翻译专业八级考试项目背景、年度进度、考试实施和后续计划,对口译和笔译考试内容给予了解读。该考试经过数年研发、两年试测,预计将于本年度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 “在内陆的过程中,外语院校应该有所作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明国辉介绍道,翻译人才的培养重在应用型平台的建设,近年来,四川外国语大学按照国家和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了国际战略研究院、当代国际话语体系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院、重庆教育研究中心等应用型研究平台,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取得了较好成效。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国标为纲、校标为本、质量为先”,针对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的相关核心议题设置四个分论坛,分别是“学校翻译专业质量标准制定”、“院系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翻译专业课程建设”、“翻译专业实习建设”。 下午,来自、、上海、广东等全国翻译院校负责人,围绕四个分论坛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深度分享与交流了各自所在院系翻译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经验和存在问题。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