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代表作被陈果搬上大银幕 根据中国第一悬疑作家蔡骏著名小说《似水年华》改编的同名电影近日在低调开机,著名导演陈果以此作为他进军内地的第一部商业电影。因为原小说中所表达的、凄美及无可奈何的命运感与陈果作品中鲜明的个人风格不谋而合。 蔡骏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悬疑小说家之一,已出版多部畅销小说,其作品总销量突破1000万册。《似水年华》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悬疑爱情故事,一场离奇案将人物命运紧密相连,严密的逻辑及引人入胜的悬念感贯穿一对花样少男少女的十五年时光。 1997年,执导《制造》一片令陈果一鸣惊人,不但夺得电影金像最佳导演,更参展多个本地及国际电影节,获大小项超过20个。2009年、2011年陈果监制的《全城恋爱》与《全球热恋》,均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此番执导《似水年华》,是陈果进军的第一部商业电影。 本报记者 李俐 J203 专访 最新长篇开始向主流文学靠拢 小时梦想成为国家地理绘图员,后来又与美术学院擦肩而过,22岁开始发表小说,23岁第一个长篇《病毒》出版后就成为当年的畅销书—被称为“中国悬疑小说第一人”的蔡骏今年36岁,上海人,写作悬疑小说12年了。蔡骏已经出版过二十几部长篇悬疑小说、上百篇中、短篇小说。连续十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畅销纪录,小说销量超过1000万册的成绩,让每部贴上蔡骏标签的作品都能够畅销。 想到蔡骏,就想到了悬疑小说。然而今年蔡骏推出的长篇新作《120天》,读过的人发现—蔡骏变了。 在中国主流文学越来越向类型文学靠拢时,蔡骏这位70后作家却早早跻身“体制内”的中国作协。尽管科幻、悬疑、推理等许多类型小说越来越受到读者拥戴,但在文学评论界和主流文学中无法拥有一席之地。记者专访蔡骏,当问到悬疑小说是否有文学价值时,蔡骏马上说“这也是我所担心的问题”,蔡骏已经意识到了类型小说创作的短板。 “以前我写小说更注意故事情节的设计、气氛的制造,但是现在反而回归了。我想通过更多的、更加细致的描写,让人物的命运得到凸显。”蔡骏承认,自己深深地受到日本“社会派”创作的影响,从上世纪的松本清张,到近年大热的东野圭吾。从蔡骏的新作中,依然能感受到这些大师们影响的痕迹。 在新作《120天》中,蔡骏借助一个的故事,讲了一个上海女孩儿命运起伏的故事。在这个人物有些极端的故事中,读者却能够发现自己的影子。蔡骏现在更加注重表现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孤独与冷漠,对人性的刻画更加深入,用一个发生在上海一座烂尾楼顶的故事,把人性中一层一层复杂的面展现出来。 “这么多年的写作之后,我个人的价值观已经趋向于成熟了。”蔡骏的野心在于,他不想让悬疑小说仅仅成为读者旅途中的消遣读物,看过就扔,所以他在书中大量描写女主人公的童年往事,描写她的父母、同学、老师、同事,通过人的复杂经历来剖析人的行为动机。 蔡骏十分熟悉目前中国本土原创悬疑作品的发展,“创作水平上肯定是越来越好,但问题是质量实在是良莠不齐,一些写得很差的作品也在不断地出版。过程中也降低了大家对于悬疑小说的预期,对整个悬疑类型的作家产生一种不好的印象。”蔡骏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去避免这个问题。 蔡骏的新书《120天》已经确定改编成电影,“不是恐怖片,是悬疑片”,蔡骏一再强调。蔡骏对于自己的故事很有信心,“很多专业人士也很看好,认为我们这个电影肯定票房会在一亿以上。”不过蔡骏表示,自己暂时不会走韩寒和郭敬明之“写而优则导”:“我目前的精力还是放在写作上,不会去做其他的事情。” 蔡骏除了畅销书作家,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国内最大的悬疑《悬疑世界》的主编。和郭敬明、韩寒、张悦然等一批几乎算是同时代的畅销书作家一样,蔡骏也走了一条从写书到做的。这本创刊于2012年6月的由蔡骏牵头,网罗了一批中国本土最优秀的悬疑小说家,如那多、庄秦、王稼骏等知名写手,迅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悬疑文学。 蔡骏不仅自己转型,还要带着一起转型。从2013年5月开始,《悬疑世界》全面改为数字刊物,以25-35岁左右年轻女性为主力读者群,随后,蔡骏又尝试推出了微信订阅号。蔡骏解释,这样做是为了更加符合年轻人的阅读方式,同时降低成本。蔡骏透露,此前纸质刊物每期5万到8万册的销量并不算少,转成电子刊物之后,每期有超过10万的下载量。 这10万的下载并不是免费的,而是读者付费,和平台分成,这样也无形中“筛选”了读者。“没有办法嘛,现在整个的形式对于纸质期刊非常不利,我们也有意识地去改变我们的读者定位和内容定位。” 蔡骏作为主编,肩负着为悬疑小说挖掘新人的重任,好在目前创作悬疑小说的作者越来越多,其中“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蔡骏要从海量的中选择出优秀的作品刊登,给这些略显稚嫩的,不少还是中学生的作者机会,并鼓励他们继续创作。特别中意的,蔡骏还要亲自“带徒弟”,利用自己在出版界多年的人脉为新人们保驾护航。说到选择新人新作的标准,“要有非常好的创意,这是最重要的”。 “出版社编辑受到网上网络文学的影响太多了,过分去迎合读者,创作就会有问题。短时间内可能会有人喜欢,但是长时间里很难成为经典作品。”蔡骏认为,现在的读者追求越来越高,“有些人就是喜欢看故事,但我相信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他们愿意去体验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并不只是图个热闹”。 对于正在发展中的类型文学,“我们的读者有点崇洋媚外,他们过分地欧美或者日本的创作。”蔡骏不怕得罪人的说,“欧美这些作品确实有优秀的,但也不都是那么好,我觉得他们的口碑和在读者中的地位,与他们实际的水平并不匹配,相对于我们本土的创作来说,真的是被高估了。” 本报记者 陈梦溪 J226 延伸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