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
商海数码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小说

河南作家计文君获郁达夫小说新作里这样写“自红人”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8-11-4 16:21:19 人气: 标签:这么写小说
导读:在10月13日揭晓的第五届郁达夫小说中,河南作家计文君的《化城》获得中篇小说提名。近日,计文君携新书《化城喻》到郑州和读者分享。这部作品讲述了“后时代”的新

  在10月13日揭晓的第五届郁达夫小说中,河南作家计文君的《化城》获得中篇小说提名。近日,计文君携新书《化城喻》到郑州和读者分享。这部作品讲述了“后时代”的新偶像与神级网红的当下故事,内里盘旋的却是关乎你我身心安顿的古老寓言,极具现实性。就这部作品所讲述的新时代人的心灵困境,计文君接受了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的专访。

  计文君,河南许昌人,2000年开始小说创作,已出版小说集《帅旦》《剔红》《窑变》《白头吟》等,并有研究专著《谁是继承人——红楼梦小说艺术现当代继承研究》。曾获人民文学、杜甫文学、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等项。现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副研究员。

  《化城喻》讲述的是极具当下性的新红人的故事,书名却来源自《法华经》中一个古老的寓言:一群人跟随导师寻找满是宝物的城市,经过漫长艰辛的寻找道理,已经疲惫不堪,难以继续。于是引导众人的导师就大展法术,幻化出一座满是宝物的城市,让众人栖息,众人以为抵达目的地,兴高采烈进城,感受各种美好。然后导师告诉众人,化城是假的,不是真的目的地。此时众人已经得到了休息和鼓舞,于是振奋,继续朝前走,寻找真正的宝地……

  计文君从“化城之喻”中引申出一个与所有人的成长有关的问题,当“你知道这座美轮美奂的城市是虚幻的,是假的,是通往真正目的地的驿站,暂栖之地”,是否会改变看向世界与的目光?是否会达到“再成长”?

  那“再成长”是什么呢?计文君说,第一次成长是指完成了基本认知和价值观,“再成长”则展现的是勇敢看向终极问题且寻求答案的,是“化城”消失之后,继续前行的勇猛——也许拼尽终生之力,未必有些许所得,只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知道有光在,就好,“再成长没有止境”。至于如何进入“再生长”,“今天我们很难到成长的机遇,不是所有都能带来成长的。”

  《化城》的主人公酱紫是玩转新的创业者。书中,计文君这样生动地形容酱紫的生计:“作为移动互联网上贩售内容的小贩儿,跟现实世界的小商贩没什么本质区别;推车赶早市,夜市摆地摊,白天躲着到处跑……做内容跟卖萝卜白菜牛仔裤一样,需要真金白银做本钱,却又像天桥撂地摊一样,要有平地抠饼的本事”。

  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心理特征,计文君有自己的思考。她说,在今天,如果没有互联网,人们会感觉很多东西不存在,需要在网络上查到资料似乎才有存在感,有时会产生活在别界的感觉,需要不断地了解各种新东西,使用大量流行词汇。“这是词语速朽的时代,人们不断发明新潮的词汇,但很快这些流行词就过时了,比如现在再提‘囧’、‘脑洞’等现在再用,会让人觉得落伍。”

  计文君坦言,她在写作上没有史诗追求的大,更希望反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人面临的心灵困境。对于现代理特征,她总结为“弱联系,强情感”,“我们和陌生人透明地生活在一起,每个人几乎都是全打开的,但自己又在自己的房间里,身心无处安放的人们,都在寻找依附,而这又是一个“中心离散”的现实社会,于是通过共同的爱好甚至买同样的东西来寻找族群。一些公号和粉丝之间的联系很弱,但表达的情感却都很强。”

  读者会把《化城》看成写所谓“自”内幕的故事,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她的朋友圈里并没有自大咖。书中的许多细节元素在现实中也仿佛有迹可循,比如写到郑州文化开了二三十年的书店,就让一些读者猜测究竟是哪一家。其实,这是计文君的“拟真”小说美学。她的是“小说家具有虚构知识的,小说不提供真实的知识,但不提供虚假的经验。”她提到说,启功就曾通过研究认为,《红楼梦》中描写的一些服装、器物是无法利用来作历史考证的。

  带给读者的真实感,或许来自于计文君的经验积累。她似乎有一种独特的记忆天赋,“我对颜色气味场合的记忆是综合的,一旦复现,所有感觉就会跟着出来,都能真切的能感觉到。我或许不会记得一件事,但是我会记得多年前阳光的气味,柳絮的味道。”因而,计文君的文字总给读者强烈的带入感。

  计文君注意到,过去常用的一套知识的话语体系正在失效,“大逻辑讲述方法已经被做公号的人广泛使用,抒情传统被房地产商用的很好,古典传统被酒店用的很好”,所以她不希望继续使用旧的文学资源,去讲述此刻时代的生活,“如果脑子里的世界图景是旧的,哪怕你写的是现代时髦物件,也只是一种装饰而已。”

  对计文君的写作来说,《化城》是自己的重大转折,“我完成了一种生命体验,写完之后气是足的,并带来了身心变化。”他解释说,“之前基本是表达我和世界的关系,我作为观察者、体验者来分享对世界的理解,而从《化城》之后,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讲的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这个‘人’包括作者和读者,以及作为作者和读者试验性存在的小说人物。”

  计文君天生卷发,从小到大无数次被问到“你这头发在哪里烫的?”这让她有些厌烦,而“文君”这个名字与“卓文君”重名,上学时也被同学们拿来开玩笑。“我接受头发花了20年,接受名字用了30年,才能和这些东西和睦相处。”

  在开始写小说之前,计文君在河南一家银行里工作了十年,这期间一个字没写,“我自认为对天分和才华有自知之明,不丢这个人”。2003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许昌市文联工作。后来在前辈鼓励下踏上写作道。作为“半出家”的作家,计文君作品的总量不多,但基本上用心写过的都能发表,这是因为她始终以严谨的方式对待写作,经常一部作品反复调整修改,甚至是打破结构重新来写。

  2009年至2012年,计文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艺术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艺术”。作家为何要读博?其实,读博并不是目的,她一直觉得《红楼梦》是一个很大资源型的作品,所以想深入理解它,“而学位只是顺便的事情,我的身份一直是作家,而不是研究者”。

  mimk-009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