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生意不错,因为就他一家。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车多了,但是在一条街上开这样的保养店,越来越多,短短两年时间,出现了七八家,都是凭价格竞争,所以陈总的生意一落千丈, 他向我倾诉了他的苦恼,问我有什么好的方案可以改变一下,我们来分析一下:汽车保养是刚需,一部分人去4S店,一部分人去保养店,这个和消费力无关,只是个人习惯,我也是保养店为主,当然是现在非常熟悉的老板,因为现在机油的质量水分太大了。 我问了陈总:你和客户的关系如何? 他说一般般吧,没有注重。所以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像汽车保养这种对信任度要求特别高的行业,如果不会拉客户关系,是很难做的。如果慢慢去重新管理客户关系,那么还没有等见效,估计陈总的店也撑不下去了。 这个正好是去年7月份左右,中国进行的汽车保险的,所有的保险价格都一样了,那么根据商业的原理,这些保险公司为了提高销售竞争力,原来的电话直销车险,会更加依赖中间商渠道了。那么就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 我们平均每周洗车1次,一年就是50次,当地洗车价格是20元/辆,每张洗车卡金额20元,只要在本地购买车险,就送50张洗车券,凭券可以免费洗车。 很多车主觉得,保险是刚需,每年都需要买,而且所有电话车险的价格一样,最多送几张购物卡,有的人觉得不如免费洗车来的实在。于是每天都有保险快到期车主,到他店里购买车险。所以活动推出的当月,至少卖出了200多份保险。因为陈总保险卖的多,所以保险公司给的折扣非常高,这样除去洗车的成本,还是有利润的。 随着车主越来越多,陈总自己的店忙不过来,他就把洗车业务转包给周边的专门洗车的小店,因为量大,谈到了12元/辆。 这些购买车险换免费洗车的车主,总是过来洗车,这样一来二去,逐渐和陈总熟络起来,慢慢的汽车保养开始在这里做了。销售额大增。 因为这个模式简单,很容易被同行模仿,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战略调整——把自己周边方圆3公里范围内的保养店收编,因为其他店的生意,也因为竞争同样不好。陈总每个店里投了一点钱,购买了40%的股份(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用的是保险的临时存留款) 被入股的店,也用同样的模式来操作。短期内总共入股了12家店。在自己的一片地盘,垄断了市场,根本不怕其他人竞争。前段时间我和陈总打电线万的营业额。 看来他赚了不少,从20万的帕萨特,换成了100多万的奔驰车。一个思调整,再加上战略布局,就实现了商业的逆袭。 总结:在客户少,关系粘度弱的情况下,如果是从零积累,是比较慢。那么是否有快速积累客户的方式? 洗车是刚需,价格透明,车险是刚需,原来价格不透明,因为国家保监会的政策调整,保险公司加大了保养店这样的中间商折扣力度,所以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 当然这种机遇不是每天都有,但是商业的本质都是想通的,就是不断思考,要借力,不要蛮干,抓住用户的刚需,从一个点突破,让客户无法,你就成功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
|